n129975

蔡英文出来讲话了!7月25日,在惨遭失败之后,蔡英文表示,台湾面临的内、外挑战与

蔡英文出来讲话了!7月25日,在惨遭失败之后,蔡英文表示,台湾面临的内、外挑战与威胁依然非常多,比起任何“国家”都更加困难,但是越是困难的时候,我们越要团结;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执政团队,继续一起为我们心爱的台湾打拼,很显然,惨败之后,蔡英文表现出来了继续挺赖清德的立场。   台湾经济2025年增长率可能接近零,物价涨、房价高,普通人生活压力大,尤其是年轻人对未来没什么信心,能源转型、产业升级、人口老龄化、低生育率,这些老大难问题民进党执政多年也没能解决,民众怨气越来越重。   赖清德上台后政策效果没达到预期,民生问题成了众矢之的,民进党内部还闹派系斗争,蔡英文的“英系”和赖清德的“新潮流系”矛盾公开化,党内权力博弈让赖清德的掌控力受质疑。   蔡英文最近缺席民进党一些重要会议,多少让人觉得她是在用行动表达不满,同时她频繁跑国际活动,像是想巩固自己的影响力,她呼吁大家团结明显是想稳住党内人心,也给民众一点信心。   外部环境更让台湾头疼,两岸关系现在是最大挑战,赖清德上台后,强硬坚持“台独”立场,多次公开说“两岸互不隶属”,还把大陆定义为“敌对势力”,甚至抛出什么“17项策略”来应对,这让两岸交流几乎停摆。   大陆通过军演、海警执法等动作表达强烈反对,蔡英文讲话里没直接点名大陆,但提到的“外部威胁”显然跟两岸关系脱不了干系,她说面对这些压力台湾得更团结,才能应对可能的冲突风险。   国际局势也让台湾处境艰难,美国是台湾最大的靠山,但特朗普2025年重返白宫后,推“交易主义”外交,要求台湾多掏军费、付“保护费”,赖清德虽然承诺把军费提到3%。   岛内经济不景气,民众又反对这目标看着悬,蔡英文最近跑去欧洲,参加什么民主高峰会、英国国会活动,试着用“台湾模式”刷国际存在感。   她任内“邦交国”掉到12个,外交空间被挤得更窄,她在讲话里说台湾得跟美国等盟友抱团,同时争取更多国际支持,但这路子走得通不通,还真不好说。   蔡英文这回讲话重点是给赖清德背书,她明确说支持现任团队,要大家继续为台湾打拼,赖清德上任一年,民调不满意度已经冲到53%,民众对他在两岸关系、经济民生上的表现意见很大,蔡英文这时候站出来,像是想帮赖清德稳住阵脚,免得民进党内部再闹分裂。   她这支持也不是没私心,有人猜她频繁发声、跑国际活动是想保持政治影响力,甚至可能有“复出”的心思,她卸任后虽然不当民进党主席,但“英系”势力还在,她的话还是有分量,她呼吁团结既是给赖清德撑腰,也是在提醒他民进党这摊子离不开各派系的配合。   台湾的路不好走内部经济低迷、民生问题多,赖清德得拿出真本事来解决,不然2026年县市长选举民进党可能更难堪。   外部两岸关系僵持,国际局势又变数多,台湾得在夹缝里找平衡,蔡英文说“越困难越要团结”,这话听着简单,但做起来难。   岛内民众对民进党的不满在累积,两岸关系也因为“台独”路线越来越紧张,大陆多次强调,一个中国原则没得商量,任何分裂动作都会被反制,蔡英文和赖清德如果还坚持老路子,台湾的回旋空间恐怕只会更小。   (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!)